6月23日下午13時許,隨著最后一泵混凝土的澆筑,由四川路橋川交公司承建的金陽河特大橋6號主墩順利封頂,以196米的高度刷新了連續剛構橋鋼管混凝土格構空心墩世界紀錄。中央電視臺、人民網、中新網、四川日報、四川電視臺等媒體對此進行了報道。
涼山州金陽縣是我省7個尚未“摘帽”的貧困縣之一,縣城位于金陽河畔的山上,沿盤山而行的國道356線(原省道208線)而建。據當地居民介紹,因老縣城地勢逼仄、地質災害頻發,當地政府選址與老縣城一河之隔的對岸,建設更適宜居住、發展的新區。新舊縣城雖只有一河之隔,直線距離1500米,卻無跨河通道,車程需要1個多小時,來往十分不便,一座連接兩岸的大橋成了金陽人的共同期盼。
2017年11月,金陽河特大橋項目工程正式開工建設。大橋總投資3.39億元,采用預應力連續現澆箱梁連續剛構的跨徑結構,橋面高出河床約238米,橋身全長757.5米,橋梁主跨跨徑200米,設計速度40公里/小時。大橋共2個橋臺、8個橋墩,其中,6號主墩高196米。主墩墩柱采用抗震性能好、經濟性強的鋼管混凝土格構空心墩形式。
金陽河特大橋所在地不僅峽谷深切,而且地震烈度高,需按9級設防。為了讓大橋順利跨越溝谷,3個高度超過100米的墩柱,采用了連續鋼構世界第一高墩雅西高速臘八斤大橋的“同款”——鋼管混凝土組合格構墩,減少自重的同時又增加了承載力度。其中,金陽河特大橋的6號主墩高達196米,相當于65層高樓,比臘八斤大橋最高墩還要高13.5米。
為了讓大橋“站得住”,橋墩采用了3種直徑的鋼管,自下而上由粗到細,猶如一個人張開雙腿支撐平衡;同時每上升12米就加一個橫隔板,以增強橫面搖動的穩定性。
大橋項目部安全科長俞坤升介紹,針對大橋建設難點,項目部自行研發多項“黑科技”,力克安全風險和技術難關。比如,項目研發的自爬式多功能提升系統,可實現鋼管安裝、C80澆筑、外包及隔板施工同步作業,節約工期3個月,并將重達45噸的鋼管輕松吊到墩頂。
金陽河特大橋預計于2021年建成,作為國道356線的重要路段,不僅將大大方便兩岸聯系、改善區域交通,也將成為金陽縣經濟發展的連心橋、致富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