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隨著最后一根拱肋體外骨架的拆除,由路橋集團大橋分公司承建的世界最大跨徑懸澆拱橋——古金高速水落河特大橋主拱圈順利完成合龍施工。至此,一條“飛虹”橫亙于山谷,標志著水落河特大橋正式進入拱上結構施工,為古金高速2023年底建成目標的實現按下了“加速鍵”。
古金高速地處四川盆地邊緣的烏蒙山區,是典型的山區高速公路,多次跨越深谷、河流,橋隧比高達82%,是全國橋隧比最高的六車道高速公路。其中,古金高速ZCB1-1標段的施工難度居全線之首,標段內的水落河特大橋是全線的關鍵控制性工程。大橋為上承式鋼筋混凝土懸臂澆筑拱橋,左幅全長1721.25米,右幅全長1676.20米,主跨計算長度335米。大橋建成后,將超越世界已知同類型橋梁——美國胡佛水壩大橋323米的跨徑,躍居世界公路橋梁第一位,在橋梁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
水落河大橋地處烏蒙山區,位于四川省瀘州市古藺縣永樂鎮與龍山鎮交界處,兩岸山勢陡峭,橋面至谷底高差250余米,橋區位于灰巖地區,面臨地質溶洞、巖石裂隙發育、施工場地受限等問題,施工難度極大。為克服重重困難,項目團隊不斷優化施工方案,在技術層面和安全方案上為項目推進提供保障,同時大力開展技術工藝創新創效。首創數字化智能橋梁建設、管理、施工作業體系,以“大數據+云計算+橋梁結構多尺度仿真+物聯網+自動化控制(監測)”等技術手段,通過自動化、智能化橋梁建設和監控裝備與數字化、智能化建造系統平臺(軟件)的結合,全面提升蜀道集團山區橋梁工程建設質量、施工效率與安全水平,實現環境智能感知、自動化施工作業、智能規劃協同、質量自動控制等典型應用,確保工程建設安全、智慧、高效推進。
為克服夏季高溫天氣對大橋合龍的不利影響,參建各方組建項目攻堅團隊,研究制定多套方案,最終確定合龍施工采用“拱箱內冷風機加冰塊+拱箱外噴淋”的降溫措施,將拱圈結構體系溫度降到設計要求的最佳合龍溫度15℃±5℃,確保了大橋如期完成合龍。
水落河特大橋建成通車后,古藺縣至龍山鎮的車程將由原來的90分鐘縮短至10分鐘,極大改善區域交通條件,緩解城區交通壓力,為提升瀘州市交通區位優勢、完善川黔高速公路網,助推川南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和長江經濟帶發展,實現社會經濟跨越式發展提供重要的支撐。
截至目前,古金高速自開工累計完成投資108.61億元,占概算總投資116.5億元的92.23%,現正抓緊赤水河特大橋、小屯子隧道和路面、交安等工程施工進度。
作為西部陸海新通道之一,古金高速是全國橋隧比最高的六車道高速公路(82%),是成貴首條六車道高速公路四川先導段,是川南地區首條設計時速度100公里的高標準通道,也是我省“一干多支,五區協同,四向拓展,全域開放”戰略布局的具體體現。項目建成后,對于打造中國白酒金三角及川滇黔渝旅游環線,促進資源有效利用、助力烏蒙山區鄉村振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