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由路橋集團公路隧道分公司、鐵建重工及中鐵十五局聯合打造的“蜀暢3號”雙護盾TBM在都四軌道DSZH標三分部順利始發,標志著都四項目鄧生溝隧道正式進入TBM機械化施工階段。
“蜀暢3號”雙護盾TBM開挖直徑6.48米,主機長度約12米,整機長度約195米,總重約1000噸,最小轉彎半徑400米,最大坡度為千分之120,額定扭矩8080千牛/米,脫困扭矩達12120千牛/米,是蜀道集團首臺針對大縱坡、小半徑轉彎、高海拔隧道與鐵建重工、中鐵十五局共同研發的集機、電、液壓、傳感、信息技術于一體的隧道施工成套設備,具有隧道開挖、襯砌、出碴、導向等功能,能夠安全、環保、高效完成隧道施工。
“蜀暢3號”盾體采用雙護盾設計,是國內外首次在120‰坡度連續S型曲線轉彎應用的雙護盾TBM,在良好圍巖情況快速掘進的同時,也可滿足不良地質的掘進能力,具有較強的適應性。“蜀暢3號”利用旋轉刀盤上的滾刀擠壓剪切破巖,通過旋轉刀盤上的鏟斗齒拾起石渣,然后通過主機皮帶機出渣,高效重復推進、換步、掘進、換步四個動作,實現洞身掘進。
延伸閱讀:
鄧生溝隧道作為都四山地軌道交通項目的控制性工程,位于國家級臥龍自然保護區,為雙洞分修隧道,是全球在建縱坡最大(120‰)、特長齒軌隧道。隧道開挖直徑6.48米,成洞斷面直徑5.5米,最大通風距離約8千米,最大高程差約900米,創全球在建山地軌道隧道工程進出口高程差之最,且洞身存在7個半徑400米的彎道,隧道地質復雜。“蜀暢3號”即將施工的隧道為右線,線路全長7862米,最大埋深線545米。左線線路全長7925米,最大埋深線575米,后期將由“蜀暢5號”施工。
都四山地軌道交通項目全長123.2公里,建成后將有效提升軌道交通運輸能力,全線旅程時間可從5小時縮短至2小時,增強川西輻射范圍、滿足發展需求,推動川西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