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棚架設爭分奪秒 改線設橋再擔重任
發布時間:2017-08-11
人點擊
2017年8月11日,是四川路橋搶險突擊隊進入地震核心受災區上四寨村搶險的第三天。集團搶險隊伍負責搶建的九寨溝漳扎鎮至神仙池K83樁號鋼棚洞處道路邊坡框架梁上部巖體崩塌,坍塌散落的塊石自山體200米高處落下,數千方垮塌體堆積在近200米長的道路上。垮塌體是松散的石頭,十分不穩定,不時還有碎石滑落。面對如此嚴峻的條件,四川路橋搶險突擊隊沒有退縮,現場負責清理跨方的挖機和裝載機在專職安全哨的指揮下,快速有序的推進清理工作。
如果說道路清理保通是突擊,那么搶修一條長度約為130余米的鋼棚洞,便是一場持久的鏖戰。截止到11日18時,已超過750噸鋼棚架型鋼抵達兩處臨時搭建的鋼構建焊接加工現場。集團川交公司各項目抽調的60余名焊工分為白夜兩班,人輪休機不停,24小時不間斷地進行鋼材的焊接加工。
當日下午,經四川省交通設計院實地勘察,抗震救災總指揮部現場研究決定,要求四川路橋搶險突擊隊15天內完成301省道K85樁號的道路改線設橋工程。本次道路改線設橋工程所在地點受災極其嚴重,道路邊坡上部巖體崩塌,超過20000方的石塊完全掩埋道路,傳統的作業方法已不能滿足安全通行需要,須將通行道路改在對面河岸,即在垮塌區域前后方分別搭建一條跨度約為30米的鋼架橋,并在飛石不斷的對面山體上挖填出一條500余米的道路。面臨突增的重任,四川路橋搶險突擊隊現場負責人立即召集現場主要管理人員研討工程施工方案,果斷調整工作部署,同時對新工程任務后續所需進場的設備和材料進行了周密的計劃和妥善的布置。
災難面前,最見力量。從汶川地震到羅圈灣搶險,從蘆山地震到茂縣山體垮塌,一次次自然災害的嚴峻考驗,推動著路橋人在災難中奮進、在困難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