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由蜀道集團四川路橋和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聯合主辦、路橋集團承辦的《龍門筑道》新書發布會在成都舉行。四川省交通運輸廳,四川省國資委,蜀道集團,德陽市委、市政府相關單位,蘇交科集團等相關領導和嘉賓出席活動并共同為新書揭幕。
《龍門筑道》是一部深刻反映當代筑路人無畏精神與卓越成就的紀實性文學作品,更是一首新時代四川交通人踐行“兩路”精神的贊歌。該書以綿茂公路的建設為藍本,細膩刻畫了筑路者們如何以非凡勇氣和智慧,跨越龍門山的天塹險阻,將“蜀道難”的千年喟嘆改寫為“蜀道通”乃至“蜀道暢”的輝煌篇章。書中不僅記錄了筑路過程中驚心動魄的艱難險阻與不懈奮斗,更通過筑路人的真實故事與心路歷程,展現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勇于開拓的精神風貌,以及四川交通事業日新月異的蓬勃發展。
發布會上,四川路橋黨委委員,路橋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航川,《龍門筑道》作者徐杉與綿茂公路的兩位建設者代表受邀參加主題對談。
在對談中,張航川介紹了綿茂公路建設的重要性和必然性,說明了四川路橋集團企業的特殊性和社會責任感。
“四川路橋集團源自于川藏公路的筑路大軍——十八軍,“兩路”精神一直是公司的至高精神圖騰。同時,四川路橋集團作為四川省屬國有企業,也是四川省交通運輸系統的應急工程搶險救援基地,有義務、也有責任接過打通綿茂公路的‘接力棒’。”
徐杉與綿茂公路建設者代表結合親身經歷,分享了建設與創作背后的點滴,為筑路人的艱辛與付出寫下了生動注腳,闡釋了《龍門筑道》對展現當代筑路人風采、傳承與弘揚“兩路”精神的非凡意義。
儀式最后,與會領導為參與建設綿茂公路的九名職工代表贈書,希望在這一傳遞過程中,《龍門筑道》所蘊含的四川交通人的初心與使命,能夠如同綿茂公路的成功建設一樣,激發更多人的共鳴與奮進精神,讓“兩路”精神在新時代繼續發揚光大。
此次新書發布會的成功舉辦,為《龍門筑道》這部作品賦予了更加深遠的意義。“蜀道不再難”的背后,正是這樣一群四川交通建設者秉持著“兩路”精神,以不屈不撓的毅力奮進開拓。《龍門筑道》并不是結束,廣大四川交通建設者將凝心聚力、全力以赴,繼續投身于交通強國建設偉大征程,在跨越天塹的實踐中豐富和拓展“兩路”精神的時代內涵,在巴蜀大地上寫下更多筑路人的傳奇故事。
綿茂公路全長56公里、橋隧比高達94%,穿越龍門山4條地震斷裂帶,面臨77處地災隱患點,是全國在建公路中地質條件最復雜、施工難度最大、危險性最高的公路之一。自2009年8月開工建設以來,兩萬多名筑路者銘記使命,發揚堅韌不拔的“兩路”精神,歷經13年的艱苦奮斗,在深山絕壁和險峰之上開辟坦途,最終于2022年12月建成通車,不僅結束了德陽與阿壩、綿竹與茂縣“相鄰不相通”的歷史,更成為連接四川盆地與阿壩州若爾蓋、九寨溝等景區的快速旅游通道,并躋身中國2021十大“大國工程”,被冠以“蜀道登天”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