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就是沒有硝煙的戰場,也是檢驗黨員干部初心使命的考場。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公司黨委全面貫徹落實省鐵投集團黨委工作安排,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切實利用好大海外布局優勢,在德國、挪威、科威特、迪拜、柬埔寨、埃及、厄立特里亞等國家開啟了全球購模式,多渠道、多方式采購防疫物資,全力破解防疫物資緊缺難題。1月30日,由海外運回的第一批防疫物資抵達成都,第一時間捐獻給華西醫院、四川省人民醫院。截止目前,已經有六批物資陸續運抵成都。
“看似尋常最崎嶇,成如容易卻艱辛”。這些海外防疫物資能夠順利運抵國內,離不開四川路橋海外機構和海外員工的無私奉獻和辛勤付出。他們面對貨源稀缺、標準不一、運輸管制等問題,群策群力、分工協作;他們利用個人人脈,廣開貨物渠道;他們走向街頭,四處找尋貨源;他們磨破嘴皮,反復協調運輸通道;他們挽袖上陣,動手搬運物資......這些充分彰顯了四川路橋人的使命擔當。
達卡公司:沒有誓師會,也不需要請戰書
達卡公司承建的孟加拉達卡繞城高速公路項目是四川路橋集團投資的孟加拉首個基礎設施類PPP項目。在國內疫情發生后,達卡公司職工武鵬、裴海瑞兩名同志走街串巷、起早摸黑,用三天時間對項目周邊200余家藥店進行了地毯式搜索,兩人每天工作近16個小時,只為找到更多的物資采購點。同時,因為節假日等原因,海外資金無法及時到賬,武鵬同志和席博同志主動墊付個人資金以備防控物資采購所需。在物資采購齊全后,為弄清當地出口政策、解決運輸問題,在孟全體員工不怕辛苦不怕累,做到吃飯守著、外出跟著,面對難題,問清緣由,及時辦理了出關文件,確保物資順利到達。整個過程中,達卡公司全體員工充分尋求國內人脈網絡來解決航空運輸問題,從使館參贊的親自過問、排憂解難到東航公司孟加拉總經理的全程跟蹤辦理,再到昆明清關公司的免費服務,其捐贈的物資成為孟加拉運回國內非政府機構的首批防控防疫物資。
李星:“大家都是攻堅克難、勇于勝利的路橋人”
李星同志是城鄉公司的華人外部董事,疫情暴發時,他正帶著家人在美國洛杉磯休假。在了解國內疫情后,他主動開著小貨車在當地收集購買口罩等防護用品,經過數日的四處詢問購買以及接受當地華人華僑的捐贈共籌集到1萬余個N95口罩,并自愿無償捐給公司以供全體職工防護使用。但由于疫情的暴發,導致美國航空運輸又成了新的問題。李星擔心口罩不能及時送達國內同事的手上,因此跑了很多地方,多處打聽后,他找到了貨代公司以及自己在成都的20多位親朋好友的身份證信息和地址,通過化整為零的方法,將物資分成了28個包裹分批寄回國內。當公司與他取得聯系的時候,他也只簡單地說:“大家都是攻堅克難、勇于勝利的路橋人”。
崔振華:“物資才是最重要,錢以后再說”
崔振華是原公司駐厄特辦事處的員工,當疫情發生后,他利用自己多年從事外經工作的經驗與渠道,通過私人墊資支付的方式協助公司籌備了口罩、防護服等大量急需物資,同時正全力以赴為公司在非洲地區籌集口罩30余萬個。當談到現階段公司可能無法及時將款項支付給他時,他卻說“我是路橋人,為了防控國內疫情,物資才是最重要,錢以后再說。”
黃路:想方設法籌物資
黃路是埃及蘇伊士運河鐵路橋EPC工程項目部物資設備處處長,在國內疫情發生后,項目部迅速制定預防控制方案,并由黃路負責物資采購工作。面對埃及市場醫療物資儲備少且價格飛漲的窘境,他帶領采購小組同事歷經五天,同埃及供應商反復溝通確認產品批準文號和檢驗報告,成功采購到三個批次的物資,其中口罩1萬余個。為方便物資運輸,項目部連夜組織人員奔赴開羅駐地,協助采購小組拆除原先包裝并重新裝箱,經過通宵奮戰,最終準時將物資送往機場。
丁一:病愈再戰第一線
丁一是公司柬埔寨1號路的一名普通員工,在去年12月,被檢查出感染登革熱病毒,國內疫情暴發時,他剛治療出院不久。當時,正處于春節假日期間,項目上大部分員工已經回國,而此時他一邊需要繼續抓好項目生產工作,一邊還要承擔起公司應急物資采購工作。在工作吃緊的狀態下,他仍堅持下班后外出三小時以上前往項目沿線的城鎮醫院、藥店等供應點進行物資采購,通過他個人的不懈努力,最終為公司采購到了2000多個口罩和手套等防護用品。
周和敏:一個人就是一支隊伍
周和敏是中東貿易公司駐迪拜的員工,疫情發生時正逢春節假期,他一人駐守迪拜。在緊急關頭,受到上級委托,他作為中東貿易公司的代表沖鋒在前,從和國內密切聯系了解情況到在迪拜通過各種渠道采買、裝運、清關,都是一個人完成,在時間緊、任務重、防疫用品價格飛漲的嚴峻形勢下,分別于1月30日、2月2日和2月4日向國內空運了八萬只防護口罩和一萬五千余件防護服。疫情當前,共克時艱,他一個人就是一支隊伍,更是路橋海外兒女的精神縮影。